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在生物考古學研究方面取得新進展:樂山王元村崖墓人類骨骼遺存的生物考古學分析
近日,一項由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主導完成的研究成果在國際專業學術期刊《地球科學前沿》(Frontiers in Earth Science)上在線發表,題目為“Bioarchaeological Analysis of the Human Skeletal Remains from Cliff Tomb Burial of the Wangyuancun site in Leshan, Chengdu Plain, Southwest China”。論文第一作者為張燕副研究員,共同通訊作者為唐飛研究員。
https://doi.org/10.3389/feart.2023.1136294(文章鏈接)
四川地區自古就是眾多民族遷徙、交流、融合和匯集之地。秦滅巴蜀后,開始在西南地區推廣郡縣制度。秦漢時期是中原王朝勢力和漢文化全面進入西南地區的重要節點。崖墓是四川地區數量極多,分布廣泛且最具特色的一種墓葬形式,其出現于兩漢之際,并在其后的幾百年間廣泛流行。崖墓在這一時期的突然出現和流行,是巴蜀文化同漢文化在歷史進程中產生碰撞和融合的集中反應,體現了本地文化融合于漢文化的歷史趨勢。對四川崖墓的研究,一直是中外學者關注的一個重要領域。學者們對于崖墓的時空分布、建造技術、墓內空間布局、裝飾藝術、以及出土文物等方面均做了較為充分的研究。然而,由于崖墓一般沿用的時間長,且多存在二次甚至多次開鑿的現象,以及后世破壞和他用,加上四川盆地濕熱的氣候和酸性土壤,使得崖墓中的人骨很難保存下來。因而,關于崖墓的生物考古學研究長期處于空白狀況。
為了對崖墓人群的體質特征和健康狀況有一個初步了解,研究團隊對位于成都平原樂山地區的王元村崖墓出土的人類骨骼遺存進行了較為系統的生物考古學研究。研究者首先對每個墓葬中人骨樣本的最小個體數(MNI)進行了推算,然后對個體做性別年齡鑒定。鑒定結果進一步證實了崖墓作為家族墓地,延續幾代人的可能性。同時,崖墓中存在年齡稍大的兒童個體而缺失嬰幼兒個體的現象,可能反應了當時社會對早夭兒童的不同處置方式以及身份認同等問題。
王元村遺址區位圖
為探索崖墓人群的健康和生存壓力狀況,本研究對樣本做了系統的骨骼病理學分析。樣本顯示出較低的齲齒病變水平和較高的牙結石頻率,因此推測王元村崖墓人群具有較高碳水化合物和高蛋白的飲食模式。對幾種常見的壓力標志性疾病(如牙釉質發育不全、貧血癥、骨膜炎等)在人群中出現的頻率的計算及其嚴重程度的評估,結果顯示王元村崖墓中的大多數人生前的營養狀況不錯、擁有較高的生活質量。另外,研究者還對一例成年男性和一例成年女性做了身高重建,與其他中國古代人群相比,這兩例個體表現出偏矮的特征。
這些生物考古成果拓寬了我們對成都平原崖墓人群的健康狀況和生活方式的認識,并為探討西南地區民族融合、文明化華夏化進程,研究中華民族多元一體格局的形成積累了重要的人類學數據。
本項研究的發掘資料和人骨材料由金國林副研究員提供,研究工作由張燕副研究員、周科華研究員、金國林副研究員和唐飛研究員共同完成。合作單位還包括西南石油大學新能源與材料學院。本研究得到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承擔的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古蜀地區文明化華夏化進程研究》21&ZD223的資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