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中國”策劃18個重大項目,系統實施1600余項主動性考古發掘項目——“大考古”思路推動考古事業大發展
7月11日至12日,全國考古工作會在山東濟南舉行,會議全面回顧“十三五”以來我國考古工作的發展成就,提出新時代中國考古工作的總思路總目標,為全面實現中國考古學科和考古事業的高質量發展作出了總體部署,推動建設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考古學。
文化和旅游部副部長、國家文物局局長李群說,做好新時代考古工作責任重大、使命光榮。廣大文物考古工作者要謀求新時代中國考古的大格局、大視野、大發展,樹立“大考古”的工作思路,努力建設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考古學。要進一步統一思想、守正創新,全面實現中國考古學科和考古事業的高質量發展,為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考古研究成果實證中華文明發展脈絡
“考古中國”重大項目聚焦人類起源、農業起源、文明起源、統一多民族國家建立和發展、中華文明在世界文明史中的重要地位等關鍵問題,策劃了18項重大考古項目,系統實施1600余項主動性考古發掘項目,用考古成果訴說百萬年人類史、一萬年文化史、五千多年文明史。
山東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長孫波介紹,山東承擔了“考古中國”中“海岱地區古代文明化進程研究”“海岱地區夏商西周考古研究”兩個課題,分別實施了崗上、呂村和大辛莊、青邱堌堆等遺址考古發掘,取得豐碩成果。崗上遺址發現海岱地區面積最大的大汶口文化城址,大辛莊遺址發現商代高等級居址、貴族墓葬。
同時,水下考古工作也在蓬勃發展。“南海一號”沉船現場考古發掘和保護工作完成,進入整體保護階段;甲午海戰沉艦調查確認致遠艦、經遠艦、定遠艦,為愛國主義教育提供了生動的實物教材;長江口二號古船采用世界首創的“弧形梁非接觸文物整體遷移技術”整體打撈入塢展現了中國的科技創新能力、高端制造實力;南海深海發現大型古代沉船,1500米下布設水下永久測繪基點,提取出水269件文物,水下考古邁入大洋考古新階段。
“中心充分發揮出水文物保護研究優勢,完成了致遠艦、經遠艦等出水文物保護修復工作,積極推進南海一號、小白礁一號、華光礁一號等重點文物保護修復項目。下一步將以‘海上絲綢之路的發展與變遷研究’為主題牽頭申報‘考古中國’重大項目,進一步明確我國水下考古近期和中長期研究方向、目標和重點項目。”國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主任唐煒說。
現代科技與田野考古緊密融合
如今,科技考古深入田野考古一線,現代科技助力考古能力不斷提升,多學科聯合攻關推進重大學術課題進展,成了考古工作的最大亮點。
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考古研究所所長陳星燦研究員以三星堆遺址發掘為例,闡釋了高新科技在考古中的重要性。“三星堆遺址2020年以來考古發掘過程中,建設考古發掘艙、集成發掘平臺、多功能發掘操作系統,在多學科、多機構的專業團隊支撐下,構成了傳統考古、實驗室考古、科技考古、文物保護深度融合的工作模式,實現了考古發掘、系統科學研究與現場及時有效的保護相結合,確保了考古工作高質量與高水平。”
近年來,考古發掘方艙、考古現場移動實驗室等專有裝備達到世界領先水平,考古工作中的科技意識顯著增強,考古工地現場浮選、采樣、檢測分析等日益常態化,動植物考古、環境考古、碳14測年、同位素分析、微痕分析、人類遺骸DNA提取檢測等廣泛應用。
“考古學和古基因組學的融合,就是通過把考古遺存材料結合新技術方法,這有助于填補人類歷史缺環,讓‘遺存’說話。”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研究員付巧妹以古DNA為例介紹考古領域的多學科融合。
制度創新推動遺址保護利用
在小清河防洪綜合治理工程中,對高青縣陳莊齊國西周早期城址進行原址保護并建成遺址博物館;在棗菏高速公路建設中,采取以大跨度橋梁跨越方式,對新發現的滕州西孟莊遺址本體進行有效保護;在國有建設用地出讓項目中,對發現的臨淄南馬坊戰國大墓等采取土地置換等措施,進行原址保護和展示……
“山東著力推進考古工作創新,賦能經濟社會發展,堅持在保護中發展、在發展中保護,著力促進文物考古與經濟社會發展雙贏,著力促進考古成果普及轉化、惠及民眾。”山東省文化和旅游廳廳長、省文物局局長王磊說。
陜西首倡“基地+”和“片區制”考古工作模式,依托重大項目、重點遺址建成了9個駐外“考古基地”,并將有一定區域工作和研究基礎的考古隊作為核心力量,統籌周邊基本建設考古工作,整合區域文物考古資源,培訓和培養當地文博工作者;四川著力推動考古成果轉化利用,創新實施發現一處重要遺址、發掘成為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建成一處國家大遺址、建設一座知名遺址博物館、一位考古隊長逐步成為一座博物館館長的考古新模式;浙江在全省范圍內統一推行“先考古,后出讓”制度,實行“四統一”“最多跑一次”等配合基本建設考古制度。
“我們要創新推動遺址保護有效利用工作,繼續加大考古重要遺跡現場的原狀保護,加強考古領隊在大遺址保護利用中的作用,推動中國大遺址保護利用模式‘走出去’。”中國文化遺產研究院院長李六三說。
文章來源:《光明日報》(2023年07月13日 09版)